2014年5月9日,正值国际商标协会年会首次移师香港举办之际,第六届全球感官品牌论坛于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召开。本届论坛由开启国际感官研究中心主办,由香港知识产权署、香港工贸署、香港理工大学、香港大专商学生联会、香港设计中心等作为支持机构。
今天,移动互联网技术逐步渗透进消费者的日常生活,技术知识在全球得到飞速传播,这些使得今天发明的东西可能明天就会过时。一度风光、鲜有对手的明星产品或尖端技术如今可能数月、数周乃至数日就地位不保。显然,对于品牌而言,只有深入消费者内心,倾听他们的声音,才能获知其现有及潜在需求。然而,满足这些需求的手段和载体已经不再止步于技术的支撑,而是跨界的力量。
全球感官品牌论坛正是逐步从单一感官发展为多感官交叉、从基础研究转型为市场实践、从关注理论到聚焦消费者。历经五年的沉淀,本届论坛紧扣“感官设计、生活方式、知识产权”的研讨主题,云集了来自香港理工大学、米兰新美术设计学院、香港设计中心等设计领域,来自莫奈尔研究中心、香港品牌咨询机构等专注于消费者生活方式,以及来自世界知识产权组织、中华商标协会、香港知识产权署、韩国知识产权局、日本知识产权局等知识产权领域的众多协会机构与专业人士。
从农业时代的手耕劳作、到工业时代的批量生产、再到信息时代的自由表达,消费者的力量迅速崛起,情感与精神需求饱满而迸发。基于此,论坛嘉宾从设计的本源出发,依循感官接收与感应的趋势,解读今日与未来消费者的生活状态;也从知识产权的视角出发,联动技术发展与知识共享的前景,阐释感官知识产权的全球发展态势。
面对人类感官需求的提升,不同领域的专家们——著名作曲家、英特尔声音商标创作者Walter Werzowa、亚洲知名品牌设计师Tommy Li、意大利米兰新美术学院以及多莫斯设计学院创新科技总监ITALO ROTA、及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诸多教授从不同专业背景出发,分别阐述了感官设计与生活方式的关联,以及如何通过知识产权的保驾护航为创新提供滋养的土壤。
本届论坛期间,开启国际感官研究中心正式在香港注册成立。开启国际感官研究中心于2011年10月由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、美国Monell化学研究中心、欧洲化学研究中心、日本化学感官协会、恒源祥(集团)有限公司等机构首先创议发起。作为一个非营利、开放性的运营平台,它致力于为不同领域的需求方搭建交流、互动和交易平台。
为实现感官品牌价值与资本的有效对接,本届论坛首次开设感官体验与商标模拟拍卖等环节。现场,观众通过雨水气味、羊毛触感、朱古力味道的多维度感官体验后热烈互动,纷纷在模拟拍卖表格上写下愿意为之支付的金额,其中出价最高的三位观众分别获得“香港飘香”纪念版邮票一套。听觉部分则是采用了模拟有声拍卖的方式,由香港知识产权署署长张锦辉亲自创作的三段音调,更是赢得现场观众此起彼伏的叫价。
声音商标在美国、法国、澳大利亚、土耳其和俄罗斯等许多国家也得以广泛注册。香港也已成为世界上少数同时承认声音商标和气味商标的地区之一。2010年,集团向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提交关于对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(修订送审稿)》的若干意见,建议将第八条完善为:商标局可以适时受理声音(听觉)、气味(嗅觉)、味道(味觉)、触摸感(触觉)、动态等商标的注册申请。自今年5月1日起实施的新《商标法》,已正式将声音商标纳入可申请注册范围。
|